南江縣實施“三大工程”賦能關工委新活力

日期:2023-10-07 瀏覽:1400次


近年來,南江縣始終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工作總體目標,圍繞立德樹人,實施紅色基因、法治教育、“五老”關愛“三大工程”,推動關工委事業(yè)賦能發(fā)展新活力。


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工程。用好本地紅色資源,扎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學唱“巴山游擊隊”紅歌等系列活動,2萬余名中小學生接受了紅色教育。堅持教育部門主導,團縣委、縣關工委等部門配合,以中小學校為載體,建立元頂茶鄉(xiāng)、光霧山地質博物館等研學旅行基地,開展“經典誦讀”“重走紅軍路”“清明祭英烈”等研學旅行活動110余場次,參與學校50余所、參與學生3100余人次。全縣各中小學校關工小組將紅色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每年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前往李先念曾經養(yǎng)傷的地方瞻仰,緬懷革命先烈,聆聽英雄故事,將紅色基因植入青少年血液。


實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聚焦關愛幫扶幫教“失足”青少年,縣檢察院建立了全市首個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保護中心。聯(lián)合縣教科體局開展全縣青少年“黨史國史我知道”網上答題活動,組織1.8萬余名青少年參與答題。邀請法律專家舉辦家庭教育公益講座120余場次,“五老”宣講團、“心語姐姐”檢察官團隊和“檢?青春”志愿者團隊,深入城區(qū)中小學、鄉(xiāng)鎮(zhèn)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10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2.1萬人次??h檢察院被表彰為“第五屆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維護兒童合法權益先進集體”。公山鎮(zhèn)小學關工小組趙益武同志被評為“四川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優(yōu)秀輔導員”。


實施“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聚焦助弱幫困對象,全縣廣大“五老”,定期對所轄區(qū)域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五失”青少年等進行排查、摸底、登記和建檔,實行“一鄉(xiāng)鎮(zhèn)一檔、一村一冊、一人一卡”管理,做到動態(tài)監(jiān)管、實時更新。構建縣關工委領導成員聯(lián)系幫扶困境兒童工作模式,加強與宣傳、教育、財政、殘聯(lián)、共青團、婦聯(lián)等部門和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形成關愛合力。一年來,慰問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孤兒、特困兒童、困境青少年等610余名,發(fā)放慰問金共51萬多元??h關工委聯(lián)合浙江省東陽市的愛心人士,為光霧山鎮(zhèn)紅軍小學的學生送去100余套保暖防寒衣,“金秋助學”100名大學新生,共計50萬元,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位困境兒童的身上和心上,實現(xiàn)“走訪到人,關愛到心”。


來源:南江縣關工委辦公室 唐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