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中市平昌縣關工委將“五老”宣講團作為聯(lián)系青少年的橋梁和紐帶、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傳的載體和抓手,從團隊建設、內容深化、渠道拓寬、強化互動、注重實效五個方面,在力度、深度、廣度、溫度、效度上實現(xiàn)有機融合,提升關工委“五老”宣講團工作質效,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團隊建設上用“奉獻心”寫好“誰來講”文章,推動宣講團工作更有“力度”。加強團隊建設。2023年6月市關心下一代宣講團成立后,賡即建立縣關工委“五老”宣講團,設團長1名、副團長2名、成員12名,宣講團成員實行聘任制,經過檢驗建成了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的高素質“五老”宣講隊伍。實行動態(tài)管理。結合身體、年齡、特長等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和補充。強化工作保障。為“五老”宣講團開展工作提供經費、場地、用車服務等必要保障,對參加宣講工作的“五老”,在健康、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給予關心和照顧,新春集中慰問骨干宣講員,建立相應激勵機制。
?內容深化上用“真誠心”寫好“講什么”文章,推動宣講團工作更有“深度”。明確宣講內容。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工委“五老”宣講團工作的意見》,始終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黨委決策部署、紅色基因、五史三愛、思想道德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勞動科技實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宣傳教育”九個方面作為宣講的主題。貼近生活實際。宣講成員善于從青少年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緊密聯(lián)系實際,貼近青少年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具體的事例,闡釋宣講主題,避免了空洞說教,讓青少年坐得住、聽得懂、學得會、記得牢、用得上。挖掘本地資源。將宣講團工作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岳家鎮(zhèn)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王安亮自編紅色書籍《紅軍故事》,每月到岳家小學講述1名紅軍烈士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蘭草鎮(zhèn)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周崇倫到蘭草小學講述本地老紅軍周廣才《半截皮帶的故事》,將紅色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
渠道拓寬上用“靈活心”寫好“在哪講”文章,推動宣講團工作更有“廣度”。堅持面向基層。把宣講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緊跟時代,貼近廣大青少年,緊扣基層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積極開展進家庭、進醫(yī)院、進活動場所、進課堂、進社區(qū)、進支部“六進”宣講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差異化、分眾化、精準化宣講。構建多元平臺。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宣講平臺,線上平臺依托平昌黨建、平昌關工委微信公眾號等,發(fā)布宣講視頻、圖文資料,實現(xiàn)全天候、全覆蓋的宣講服務;線下平臺依托村(社區(qū))“五老”工作室、學校等陣地和《中國火炬》《關愛明天》《省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宣講資料匯編》等書籍,面對面地宣講、點對點地解答,增強宣講的互動性和感染力。發(fā)揮隊伍作用。建立健全各類宣講隊伍,形成專兼職相結合、上下聯(lián)動的宣講格局,邀請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先進典型等作為宣講員,發(fā)揮他們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示范引領作用。
強化互動上用“謙遜心”寫好“如何講”文章,推動宣講團工作更有“溫度”。注重雙向交流。宣講團工作不是單向的灌輸過程,而是雙向的交流過程。宣講者尊重青少年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和提問,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和關切。如佛頭山管委會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李明輝于“六一”兒童節(jié)在佛頭山小學廣場以“童心筑夢·強國有我”為主題宣講國防教育、應急科普知識。關注聽眾需求。宣講者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期望,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制定宣講方案。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收集青少年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觀察青少年的反應和表現(xiàn)及時調整宣講內容和方式。如縣檢察院唐麗開展心理健康宣講時,針對畢業(yè)班和非畢業(yè)班的學生不同的心理階段選擇不同主題不同形式開展。注重情感共鳴。情感共鳴是宣講團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宣講者善于運用情感的力量感染青少年,激發(fā)他們的共鳴和認同感,通過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個人經歷和感悟等方式觸動青少年的心靈,通過表達真摯的情感和態(tài)度拉近與青少年之間的距離。
注重實效上用“求實心”寫好“講怎樣”文章,推動宣講團工作更有“效度”。按質完成任務。2024年,法治宣講隊開展禁毒、防電信詐騙、防溺水、防火、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六進”宣講活動60場次,3萬余名青少年接受宣傳教育,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強勁,青少年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不斷提升。加強跟蹤問效。加強對宣講團工作效果的跟蹤問效工作,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青少年對宣講內容的接受程度和滿意度;通過觀察工作實際變化評估宣講對工作落實的推動作用,對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推動實踐轉化。宣講團引導青少年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指導實踐、推動落實,通過組織實踐活動、提供實踐指導等方式幫助青少年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通過講知識,增長青少年見識,通過講故事,使青少年受啟發(fā),通過講案例,促進他們學典型見行動,心與心的交流,贏得共鳴,孩子們感動了、流淚了……宣講團工作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來源:巴中市平昌縣關工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