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
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宣漢望山社區(qū)留守兒童之家溫暖童心:“小家”情更濃? | 推薦單位 | 達州市關工委 |
作 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劉志國 | 編 輯 | |
刊播單位 | 《關愛明天》雜志 | 首發(fā)日期 | 2020年2月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典型經驗 | 作品字數(shù) (時長) | 1244 |
作品評介 (120字以上) | ? ? ?宣漢外出務工人員眾多,留守兒童也多,如何關注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本文從社區(qū)關工委角度入手,講述了基層關工委、婦聯(lián)幫助建設社區(qū)兒童之家,讓周邊的留守兒童有“歸宿”,平時五老志愿者們與他們開展活動、視頻交流、親情慰問、走訪等形式,為更多的留守兒童服務,為他們打造“親情港灣”。 | ||
采編過程 | 查閱檔案,采訪相關部門和受助學生 | ||
社會效果 | ? ? 從社區(qū)關工委角度入手,講述了基層關工委、婦聯(lián)幫助建設社區(qū)兒童之家,讓周邊的留守兒童有“歸宿”,平時五老志愿者們與他們開展活動、視頻交流、親情慰問、走訪等形式,為更多的留守兒童服務,為他們打造“親情港灣”。 | ||
領導簽名:??????????????????? ?????????????(推薦單位蓋章) ? ? 2021年 ?月 ?日 | |||
超長作品特別推薦,總編輯簽字: |
在宣漢縣清溪鎮(zhèn)望山社區(qū)的留守兒童之家,通過親情視頻與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通一次電話,五老志愿者、結對幫扶人員與孩子們一起開展“悅”讀課及親子體驗活動;節(jié)假日,與愛心爺爺奶奶、愛心爸爸媽媽、愛心哥哥姐姐一起度過......讓他們感受到如家春風細雨般的溫暖和愛,這已成為宣漢縣留守兒童關愛的常態(tài)。
“親情港灣”故事多
清溪鎮(zhèn)望山社區(qū)常住人口1896戶5698人,有留守兒童356名。2017年,宣漢縣關工委號召全縣五老志愿者、黨政干部和社會各界開展留守兒童“結對幫困全覆蓋”活動,得到各級關工委的響應,并積極協(xié)調縣婦聯(lián)、愛心企業(yè)共同出資10多萬,按照省級兒童之家標準打造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并配置相關電子設備和常用工具、兒童讀物,自從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建成,周邊的留守兒童就有了“歸宿”。
“爺爺、奶奶們來啦,我們今天玩什么游戲呢?”每當清溪鎮(zhèn)關工委五老志愿者和婦聯(lián)等單位的結對幫扶人員來到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與留守兒童一起開展活動時,孩子們都非常高興,紛紛撲上前去迎接自己的“親人”。五老們不但給孩子送去故事書、小本子、橡皮擦、書包等禮物,還和他們一起做“搭橋”“五毛一塊”等游戲,唱兒童、猜謎語和成語、一起閱讀、分享自己的故事、玩詩詞飛花令等,玩的不亦樂乎。
五老志愿者和結對幫扶人員不僅自己參加游戲,還帶著孫輩、子女一起參加,和留守兒童們一起交朋友、玩“并肩作戰(zhàn)”的小游戲,孩子們很快就打破陌生感、快速熟絡起來。就讀清溪鎮(zhèn)小學六年級的張路楠說:“爸爸媽媽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外出務工,每年才回家一趟,我非常想他們?,F(xiàn)在我認了一位愛心媽媽,讓我也能在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感受到了親人的愛,體會到了家的感覺?!?/span>
多彩活動 ??充滿童趣
為確保兒童之家管理運行規(guī)范化,宣漢各級關工委、婦聯(lián)充分發(fā)動社會各界參與關愛留守兒童的志愿活動,開展心理咨詢、兒童教育、法律咨詢等。清溪鎮(zhèn)望山社區(qū)還成立社區(qū)“兩委”,即關工委、婦委會參加的社區(qū)兒童之家班子,聘請管理人員,制定工作、活動開展、走訪慰問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特困兒童、志愿者服務臺賬,時常開展親情關愛、心理輔導、文藝匯演等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愛的溫暖、家的溫馨,得到心靈上的撫慰。
家住鄰村,就讀清溪小學一年級的李浩宇在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與父親通過視頻交流的那刻,他熱淚盈眶地不斷呼喊著:“爸爸,您在外面過的怎么樣?想您了,早點回家過年……雖然您沒在家,但有一位非常有愛心的大哥哥時常關心我的學習情況,經常給我輔導功課,還給我買了文具書包等禮物?!边@是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在假期開展的親情關愛活動場景,總讓人看了又心酸又欣慰。
清溪鎮(zhèn)關工委、婦聯(lián)還與清溪小學、樂天幼兒園、“紅杜鵑”志愿服務隊等合作,動員30多名五老、100多名志愿者策劃開展充滿童趣的“我是小醫(yī)生”“樂智小天地”“暑期課堂”等特色活動,增強了兒童之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今,宣漢全縣共建立社區(qū)兒童之家18個,他們將以望山社區(qū)兒童之家為標桿,為更多的留守兒童服務,為他們打造“親情港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