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
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魏遠英:“童村同在”育新花 | 參評項目 | 通訊 | |
作??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詹斌善?陳世余 | 編 ???輯 | 羅曉慶 | |
刊播單位 | 《關愛明天》 | 首發(fā)日期 | 2023年01月刊 |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關愛明天??五老故事 | 作品字數(時長) | 1846字 | |
作品 評介?(120字以上) | 全面、準確、生動地描述了資陽市雁江區(qū)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魏遠英從事關工委工作10年來的主要成就,包括創(chuàng)新實施的“童村同在”項目、“關愛助學”工作和籌資助學等工作。通篇讀起來給讀者一種大氣磅礴,酣暢淋漓之感,難能可貴的是在“關愛心語”、“說說心里話”等細節(jié)展現處,又給人以溫暖細膩之感,讓人感覺倍加真實、印象深刻。 | |||
采編 過程 | 記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采訪、溝通情況;通訊員收集材料,組織素材,提供相應文字資料。 | |||
社會 效果 | 該作品經《關愛明天》2023年01月刊發(fā)出,加之封面人物也是該作品中的主人翁,引起了廣泛關注,使更多干部群眾了解到了該地的關工委工作,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 |||
領導簽名: ?同意推薦 ? ????????????????????????????????????????????????????????????(推薦單位蓋章) 2024年6月27日 |
從事關工委工作 10 載以來,魏遠英傾情鑄關愛,始終心系下一代。她帶領班子成員,創(chuàng)新實施“童村同在”項目,爭取民政項目資金三年共40 萬元,建成 40 所“童村之家”,有效破解了農村留守兒童失管的難題;倡導90個學校的關工小組,通過“關愛助學”活動聯動,讓 3194 名留守、失親兒童有了一對一教師幫扶。她是令人敬佩的“魏大姐”、青少年愛戴的“魏奶奶”,她就是資陽市雁江區(qū)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魏遠英。從事關工委工作 10 載以來,魏遠英傾情鑄關愛,始終心系下一代。她帶領班子成員,創(chuàng)新實施“童村同在”項目,爭取民政項目資金三年共40 萬元,建成 40 所“童村之家”,有效破解了農村留守兒童失管的難題;倡導90個學校的關工小組,通過“關愛助學”活動聯動,讓 3194 名留守、失親兒童有了一對一教師幫扶。她是令人敬佩的“魏大姐”、青少年愛戴的“魏奶奶”,她就是資陽市雁江區(qū)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魏遠英。
甘當“朽草”培新苗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會朽的草”。這是魏遠英的表白,也是她 退休后敢于挑起雁江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這個擔子的原因。在2012年擔任區(qū)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后,她不懈努力,實現基層關工組織全覆蓋,“六好”關工委創(chuàng)建合格率達到86.4%,工作各項制度建設更加完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活動開展機制實現常態(tài)化,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面貌煥然一新。
“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魏遠英常說:“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黨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是關工委義不容辭的職責。她把立德樹人作為抓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關鍵。多年來,先后開展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的各類主題活動,親自參與并組織“五老”近1000人次深入學校、社區(qū)宣講,開展法治講座100余場,使18萬余名青少年受到了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
“童村同在”是在魏遠英帶領下的一項創(chuàng)新工作。針對轄區(qū)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失管的現狀,她與班子成員一道先后實地調研,摸索實踐,爭取民政局項目資金,在全區(qū)創(chuàng)建了 40 個村(社區(qū))“童村之家”,惠及 1600 余名農村留守兒童,有效破解了農村留守兒童失管的難題,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
“關愛助學”項目是魏遠英幫助失依兒童、留守學生的又一大創(chuàng)新。針對不少失親兒童、留守學生學習困難、缺乏關愛幫扶的現象,她提出了教師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困境兒童的“關愛助學”項目,項目要求教師們利用課余時間,每周不少于一次對幫扶對象進行學習輔導。一年多來,全區(qū)90所學校關工小組,有3194名教師結對幫扶了3194名失親兒童、留守學生,得到了眾多孩子家長的好評。
“關愛幫扶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對口幫聯”也是魏遠英在關愛青少年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工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她也積極助力,著力實施了對口幫助貧困村的關愛工作,創(chuàng)立了“對口幫聯”機制。全區(qū) 84 個關工委組織聯系了 84 個村或社區(qū)關工小組,每年到聯系點對困境及留守兒童開展 3 次以上的幫扶活動,并協助抓好聯系點關工小組工作,使4000余名青少年得到了關愛。
親歷親為心系下一代
“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是擔任領導干部還是從領導崗位退休擔起關工委工作,傾力而為是她的習慣。她堅持,關工委工作必須有為才有位。多年來,她始終堅持把加強學
習、提升素質作為做好關工委工作的基礎。在她的倡導下,全區(qū)各級關工委組織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工作制度、關愛救助及關愛助學管理等制度,有力有效推動了全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開展。
同時,建立了工作匯報制度。她始終堅持把以黨建帶關建作為做好關工委工作的關鍵,積極主動向區(qū)委匯報工作,提出建議,區(qū)關工委的工作得到了區(qū)委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視,不僅及時研究解決各種疑難問題,而且把關工委的工作做到“四納入”“四到位”……
魏遠英深知,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她積極協調區(qū)民政、教體、群團等單位,對困境兒童和學生開展關愛救助和金秋助學活動,籌集資金300萬余元,為3000余名困難學生解決上學難問題。籌措資金 130 萬元為 20 所學校建設了“關愛廚房”,為44所學校實施了“關愛飲水”,學校師生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在抗擊疫情中,她認真宣傳和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她主動為“童村之家”配備測溫器、口罩、消毒藥水等防疫物資,嚴格管理,科學安排“童村之家”運行。精心組織五老志愿者開展抗疫防疫知識宣講,引導青少年正確理性面對疫情。還為一些特困青少年送去口罩、酒精等各種防疫物資,助力他們健康成長。她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關工力量。
兢兢業(yè)業(yè)、敬業(yè)奉獻,魏遠英就是這樣一位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標桿典范。為了雁江區(qū)關工委,她正傾其所能,為了關心下一代,她更傾盡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