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
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寧南縣“五老”宣講接地氣、煥生機、入人心 | 參評項目 | 消息 | |
作??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鄒鴻璟、陳順蘭 | 編 ???輯 | ||
刊播單位 | 天府晚霞 | 首發(fā)日期 | 2023年7月20日 |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縣區(qū) | 作品字數(shù)(時長) | 950字 | |
作品 評介?(120字以上) | 作品主要展現(xiàn)“五老”面向青少年開展宣講,從宣講隊伍組建、宣講方式方法、宣講質(zhì)效提升等方面的做法,展示了寧南縣“五老”宣講隊伍致力于立德樹人教育,在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家鄉(xiāng)發(fā)展變化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 | |||
采編 過程 | 作者通過“五老”宣講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通過深入了解“五老”宣講團隊如何開展宣講工作,深入學校、村社、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了解宣講成效,與學生座談交流,在掌握了解大量素材的基礎上,去粗取精、總結提煉、認真修改,形成此稿。 | |||
社會 效果 | 該作品在涼山日報、天府晚霞等媒體上刊載。此稿刊發(fā)后,引起良好反響,為“五老”開展宣講工作提供可借鑒的方法,凝聚更多“五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營造出全社會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領導簽名: ? ? ????????????????????????????????????????????????????????????(推薦單位蓋章) 2024年6月28日 |
近年來,涼山州寧南縣不斷建強宣講隊伍、拓展宣講平臺、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讓“五老”宣講接地氣、煥生機、入人心。
充分發(fā)揮五老優(yōu)勢,鍛造優(yōu)質(zhì)“宣講團隊”。按照黨性覺悟強、理論素養(yǎng)好、工作激情高、宣講能力優(yōu)“四條標準”,從全縣1650余名“五老”中推薦選拔70余名宣講員,根據(jù)年齡結構、專業(yè)特長等分類建檔立卡,組建黨史、家風、法治、科普等“銀齡宣講團”5個,通過以會代訓、實地觀摩等方式開展全覆蓋培訓。開設“銀齡備課班”,組織“五老”宣講團成員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內(nèi)容,研討宣講提綱、撰寫宣講稿件、分享宣講心得、互鑒宣講技巧。同時,建立健全“五老”宣講團管理制度,制定《“銀齡宣講團”工作實施方案》,對宣講團成員實行常態(tài)化、動態(tài)化、標準化管理,每年根據(jù)人員變動情況進行及時調(diào)整和充實,不斷為宣講團注入新鮮血液。
合理利用陣地資源,打造特色“實踐課堂”。強化“搭臺”意識,積極拓展“五老”宣講平臺,將“智慧黨史館”“蠶?,F(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等實踐教育基地打造成“五老”宣講的主陣地,構建起紅色、文化、法治等多元化宣講教育平臺體系。聘請“五老”宣講團成員擔任教育基地講解員、輔導員和管理員,開展黨史、國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宣傳教育。豐富宣講載體,摒棄傳統(tǒng)單一的宣講模式,積極探索“宣講+實踐”新路子,將宣講與夏令營、參觀研學等活動相融合,設置教育場景VR體驗等空間,以實物、實景、實例、實事為載體,通過“情境再現(xiàn)+生動講解”推動“五老”宣講有聲有色。
著力提升宣講質(zhì)效,繪就青少年“成長底色”。充分利用本地黨史教育基地資源,精心打造“五老紅色大講堂”,組織開展“老少攜手游基地、同心奮進新征程”“金鐘山下再出發(fā)”等紅色主題活動190余場次,“五老”與青少年共觀紅色影片、傳唱革命歌曲、追尋先輩足跡,直觀立體地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不斷增強愛黨愛國情懷。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依托蠶桑文化基地、布依文化傳承基地等陣地,并以民俗文化為重點,開展嫘祖文化、布依風情等傳統(tǒng)文化知識宣講,通過“五老”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將宣講融入到同講、同讀、同悟的過程中。同時,舉辦“弘揚民族精粹、傳承布依文化”“走近蠶桑文化·踐行勞動教育”等系列主題活動,讓青少年在與“五老”的聯(lián)動中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