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日期:2021-04-16 19:02:00 來源:本站 瀏覽:4518次


第七屆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

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推薦單位南充市關工委
作 者
(主創(chuàng)人員)

王小東、黃宏、翟波、周媛、蒲楊、吳浩、劉婧芝

編 輯
刊播單位南充市廣播電視臺首發(fā)日期2020年9月5日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南充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關愛明天》欄目

作品字數
(時長)
10分36秒
作品評介
(120字以上)

為解決貧困大學生入學學費問題,南充市關工委以關愛幫扶貧困家庭學子為己任,充分發(fā)揮關愛基金作用,針對全市貧困大學生開展助學育人活動,助力教育脫貧,為貧困學子點亮希望的燈塔。2020年“愛心圓夢”助學行動所資助的對象是從縣區(qū)挑選出來的考入南開大學、暨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多所院校的45名貧困大學新生,并為每位貧困大學生發(fā)放助學金5000元。片中講述的陳星宇、楊文婷兩位同學,便是這次助學行動的受益者,讓兩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采編過程

為了宣傳好2020年南充“愛心圓夢”助學行動,南充廣播電視臺記者深入儀隴縣偏遠鄉(xiāng)鎮(zhèn),來到受資助對象陳星宇、楊文婷兩位同學家,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現場采訪,拍攝了許多珍貴的鏡頭既真實呈現了兩位貧困學生的家庭現狀和他們不畏困難、勵志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時又立體展現了他們個人和家庭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以及社會資助的溫暖感人的畫面。

社會效果

本片選取的人物和事例很典型,內容生動,貼近生活,創(chuàng)意新穎,有較強的故事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節(jié)目播出后,反響很好,深受家長和社會的好評。節(jié)目除在南充電視臺播出外,還通過騰訊視頻、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平臺轉發(fā),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影響力更大。

領導簽名:??????????????????? ?????????????(推薦單位蓋章)

?

?

2021年4月16日

超長作品特別推薦,總編輯簽字:


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陳星宇檔案:

18歲,畢業(yè)于儀隴中學,高考成績552分,被西南科技大學機械專業(yè)錄取。

沿巴南高速,一路翻山越嶺,來到儀隴縣來儀鄉(xiāng)國橋村。見到陳星宇時,他正在為家中的爺爺奶奶準備午飯,這位花季少年,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和懂事。在了解他的故事后,記者的內心既心酸又感動。

母親在其兩歲時失聯,父親是家中頂梁柱

陳星宇一家五口人,家中有爺爺、奶奶、父親還有剛上高一的妹妹。爺爺今年67歲,奶奶65歲,兩位老人年事已高,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用微薄的薪水支撐起這個五口之家,平日家里大部分的農活只能是爺爺奶奶完成。

聽奶奶講,在陳星宇兩歲時,母親就失聯了,至今聯系不上,而那時妹妹才僅僅一歲。小的時候,去田地里割豬草,奶奶背簍里背一個,手上抱一個,如此這般,艱難地拉扯著兄妹倆長大。

勤奮刻苦,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陳星宇年紀雖小,剛剛成年,但從小就十分懂事。在家不僅要承擔起家務活,還有各種農活,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陳星宇便是如此。與此同時,陳星宇自知家境不好,十分珍惜上學的機會,從小就刻苦學習,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

三年前,陳星宇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儀隴中學。高中期間,品學兼優(yōu)的他享受了高中三年減免學費的政策。

陳星宇深知只有靠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三年來沒有放松過一刻。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只能在家上網課。大山中的信號不好,他也始終堅持刻苦學習。

終于,在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后,陳星宇今年高考考了552分,被西南科技大學錄取。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很久之前,醫(yī)生就通知了陳星宇的家人,關于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事。醫(yī)生勸說要盡快手術,拖太久會加重病情,但苦于家中經濟困難手術遲遲未做,家人們都急得焦頭爛額。

今年高三畢業(yè)后,父親在眾多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湊齊了手術費用,陳星宇做了心臟手術,但家里也因此欠下了許多外債。所以今年秋季開學,陳星宇及其妹妹的上學費用也變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好在市關工委2020年“愛心圓夢”助學行動向陳星宇一家伸出了援手,如今陳星宇也能健康開心地奔赴大學生活,開啟嶄新的人生。

陳星宇我這個家庭情況也比較的特殊,不好,家庭背景不好。我特別想感謝關工委,還有國家社會對我的關愛幫助,對我們這些貧困學生的關心、愛護。給予我們經濟上的支持,這樣讓我有機會可以繼續(xù)讀書,我一定會帶著他們的期待認真學習、好好工作,出身社會了之后好好工作。以后回報社會、回報幫助過我的家人親戚朋友。

楊文婷檔案:

17歲,出生在南充市儀隴縣永樂鎮(zhèn),畢業(yè)于宏德高中。高考成績557分,全縣文科第二,被暨南大學錄取。

楊文婷出生在儀隴縣永樂鎮(zhèn),小學三年級開始,父母為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讓楊文婷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便從鎮(zhèn)上搬遷到縣城一安置區(qū),這一住便是十年。

父親癱瘓,家里沒了頂梁柱

早在2008年,楊文婷還在讀小學的時候,父親因在外打工,工作勞累中風,右邊身體完全癱瘓,喪失勞動能力,只能回到儀隴縣老家。年幼的楊文婷還不知道父親的癱瘓意味著什么,只想著可以跟父親母親一家團圓了。父親癱瘓后,除了爺爺奶奶在鎮(zhèn)上做些零工以補貼家用,母親為了撐起一大家人的生計,也開始在鎮(zhèn)上謀求生存,做些零工。

今年上半年,剛好是楊文婷高三下半學期,受到疫情影響延期開學,楊文婷只能自己在家自學。不幸的是楊文婷的父親突然病重,需要住院治療,母親也請假專職照顧父親。因父親的病情特殊,楊文婷在備戰(zhàn)高考的同時,只有每周六的晚上才能去探望父親,夜晚更是牢牢守護在父親病床前。在高考結束后,楊文婷便到醫(yī)院,悉心照料父親的飲食起居。很不幸的是,在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天,沒能等到楊文婷的高考成績,父親抱憾永遠地離開了他。

奶奶常年患病,家庭困難重重

楊文婷家中五口人,除了父親癱瘓常年臥病在床,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奶奶日漸年邁且患有糖尿病、胃病等,血壓血脂也較高。

除了母親一人掙錢,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楊文婷與姐姐也在空閑時間打暑假工、寒假工掙錢。后來,奶奶給她們出了主意,讓姐妹倆周末到人流量大的步行街口發(fā)些傳單。如此一來,姐妹倆發(fā)傳單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勤工儉學,成績名列前茅

楊文婷從小學習就不讓爸媽操心,為了增強孩子不斷學習的信心,母親常常鼓勵他們說家庭再困難,也要讓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讀上書,讀好書。

在高中期間,楊文婷也因戶口與父親分開,未受到精準扶貧政策幫助。好在班主任因知其成績優(yōu)異,且家庭困難,幫助楊文婷爭取到了學校的減免學費。三年來,在老師的教導與同學的幫助下,楊文婷的成績逐漸名列前茅。今年在南充零診時更是拿到了全校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在今年的高考中,楊文婷取得了全縣文科第二的好成績,被暨南大學錄取。

楊文婷讀書期間成績比較好,但我們家庭確實條件它不好,就也得到了比如像香港?;鄞壬苹饡膸椭?,在政府上也收到了多次幫助,也很謝謝這方面。考到好的成績一方面是學校的要求,另一方面,我覺得是回報吧,回報社會的幫助。比如說像那個慈善基金會和關工委的幫助。

關愛明天,筑夢未來。南充市關工委一直密切關心貧困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歷來把幫困助學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對貧困家庭學生救助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力度不斷加大。盡管財政十分困難,但初心不改,每年都要對貧困大學生進行資助。2020年,市關工委“愛心圓夢”助學行動資助貧困大學新生45名,每人發(fā)放助學金5000元。

貧窮家庭的學生,無法承受上學的費用,現在有了政府的資助,他們再也不用發(fā)愁了,終于圓了他們的大學夢。在采訪中,這些受到幫助的貧困學生,對黨和政府的關懷,表示一定會銘記于心,今后將加倍努力,勤奮學習,以更加優(yōu)異的的成績和表現來回報黨和政府,回報社會,把愛心傳遞下去。

市關工委表示,扶貧無小事,資助貧困大學生更是義不容辭,今后還要大力宣傳,引導廣泛參與,積極營造全民助學、全民興學的良好氛圍,幫助困難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確保‘薪火相傳’,使扶危救困工作得到越來越好的發(fā)展。